海棠文

0466 无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给文元留下一通任务,当了一回坑儿子的爹后,文易率领群臣再次踏上前往中原的道路。
    这次他乘船直达洛阳,这里已经被修缮一新,将暂时作为朝廷的办公地点。
    安顿下来后,文易就开始集中处理之前积压的工作。
    陈秀等人也知道皇帝带他们过来的目的,兴奋之余也倍感压力巨大。使出浑身解数迅速组建了一套行政班子,开始发挥中枢的功能。
    只是班子初建很多部门人员都不齐,大部分人都是身兼数职,忙的脚不沾地。
    不过在这种紧张忙碌的工作环境下,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能力。能者上弱者下,各个部门的人员空缺也在一天天得到补充。
    班子也越来越完善,一个多月后就已经可以正常发挥中枢的全部职能。
    内阁班子组建完成,文易的工作也陡然轻松了下来。每天只要处理一下要紧公文,签签字盖盖章就可以了。
    嗯,这里说一下传国玉玺。
    打下建康城后从褚太后手里获得了传国玉玺,就是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文的始皇玉玺。
    文易把他当成一件文物束之高阁,将来会修建一座博物馆,连同各种古物一起展览给天下人看。
    至于唐国的玉玺,是之前文易登基时雕刻的天子之宝,也是唯一合法的皇帝印玺。
    倒也不是没有人劝他继承传国玉玺,但被拒绝了。
    “要是传国玉玺真的这么有用,秦国是怎么亡的?两汉何在?晋国为何而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唐国能得天下不是因为一块石头,而是天下民心。”
    至此再无人提传国玉玺之事。
    这天文易正在临时行宫翻阅公文,路千钧带来了宁州的消息,看过之后他也非常惊讶。
    “晋国残兵和爨氏打起来了?爨氏称霸宁州二十余年,怎么可能连几万残兵败将都打不赢?”
    路千钧神情里带着鄙夷道:“一开始臣也奇怪,查清楚原委之后才知道爨昆不过豚犬之辈。”
    于是他就把李友准备算计范睢等人,结果被反过来利用。范睢等人先是兵不血刃拿下万寿县,又用计夺取了晋乐城。
    爨昆得到消息已经是半个月后,他自然是大怒。开始调集军队征讨,反正忙了半个月才出兵。
    这一来一回就是一个多月,范睢等人早就在晋乐城站稳了脚跟,并且派遣了一支偏师北上,成功夺取了鄨县,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且万寿、鄨县、晋乐三地形成掎角之势,反而轮到爨昆头疼了。
    爨昆接下来的行动也充分暴露了他纸上谈兵的草包本质。
    带着五万人攻打晋乐城,十余天都没拿下,然后他竟然分兵了。是的,你没看错,他分了两万兵去攻打万寿县。
    然后范睢当天晚上来了一出夜袭,防备松懈的宁州军彻底乱了,爨昆本人在亲卫的保护下逃得一命。
    第二天聚拢残兵发现只剩下一万四千多人,折损了大半。这下他也不敢再玩什么分兵了,连忙把那两万人叫了回来。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他这次的失败让全军彻底丧失了斗志,不得不退回去休整。
    “爨昆兵败的消息传出后,宁州人心浮动,尤其是原本的宁州五大姓都有了异心,现在就缺一把火宁州就会变天。”
    文易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摇摇头道:“不,如果我们现在出兵宁州,只会逼的他们放下成见抱成一团。”
    “反而是我们不管不问,他们才会放心的争权夺利,乃至互相起兵征讨。”
    路千钧也马上就明白过来,道:“陛下英明,是臣思虑不周。”
    文易到没有责备他,本来就是正常建议,岂有因此就降罪给他人的道理。
    再说他也只是卫尉司总旗,而不是统兵将领。他擅长的是搞秘密工作,而不是做战略计划。
    至于宁州的处置方法,原本他还有些头疼,现在反而又办法了。
    “我会把宁州周边的军队抽调走大部分,只留下必要的守卫力量,让他们内部放心内斗。你们卫尉司也行动起来,该怎么做不用我说了吧?”
    路千钧道:“是,臣明白。我们早就和宁州原五大姓有所联络,现在刚好能用得上。”
    三国两晋时期,中原动乱许多大姓迁徙到宁州南中定居,总数达到数十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孟、李、爨、董、毛五家,也就是俗称的宁州五大姓。
    爨氏只是五大姓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然而正因为他不起眼,反而屡次躲过兵灾,其他大户都首当其冲被战乱击垮。
    桓温剿灭成汉之后收复宁州,最后一个能和爨氏竞争的大户霍家也被击垮,他们家族终于称霸宁州。
    宁州爨氏和高凉冼氏,成为了东晋王朝最大的两股蛮夷势力。只不过高凉冼氏是俚人出身,宁州爨氏实际上是蛮化的汉人。
    是的,你没看错。不光有蛮夷汉化,还有汉人蛮夷化。甚至有传闻,三国时期的孟获家族,也是蛮化的汉人。
    爨氏称霸宁州才只有二十余年,那些原本的大姓残余依然比较活跃,他们也想从新恢复家族的荣光。
    如果没有外来的机会,或许他们就此任命。
    可晋国残兵的表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原来爨氏并不如表面那么强大。我们是不是也能抢一两座城,脱离爨氏独立发展呢?
    野心这东西一旦产生就很难再遏制的住,如果再有人从中挑拨就更难了。
    而卫尉司就最擅长干类似的活儿。
    随和文易一道指令,唐军开始把布置在宁州周围的军队调走。
    王安军被抽调到了南阳郡和魏兴郡,防范秦国从这里攻打荆州。
    岭南那边的兵力也开始用于内部建设,对岭南进行初步开发。比如放火垦荒,比如在一些道路不方便的地方开山凿路。
    比如在一些血吸虫病严重的地方,填平河道并在另外一处地方重新开挖河道。
    总之把一些非精锐部队转化成工程建设兵,在能最大化的利用人力资源,去做很多大工程。
    至于为啥不把这些兵力调到前线打秦凉代三国联盟,一来这些人本身战斗力就不是很强,只能当地方安保部队。二来吗……
    陈秀侃侃而谈道:“秦凉代三国集结四十万大军,又有二十万乌丸和丁零人。六十万大军就像是吸血虫一般,不停的吸三国的血。”
    “以三国的国力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尤其是凉国和代国本就山多地少,就更难以支撑,只有秦国作用关中之地能勉强坚持的下来。”
    “三国同盟人心本就不齐,只是在我们兵锋之下才临时团结在一起,时日一久必生间隙。到时候或许不用我们出手,他们自己就分崩离析了。”
    “还有乌丸和丁零人,本就是客居作战,时日久了必会起思乡之心……”
    在座的贺方、郭吉廷、周启、肖柏山、桓温、谢奕、谢安、慕容垂等人都深以为然的点头。
    陈秀继续说道:“再说我方,三分之二的天下皆为我大唐所有,且大多都是膏腴之地,五分之四的人口也都在我们治下。”
    “而我们推行的新政和土改政策,又远比秦凉代三国依然在施行的旧制度更加的先进,更能发挥民力。”
    “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每过一天我们的实力就增强一分。与之相反,每多拖一日秦凉代三国就弱一分。”
    “总之,这场战争拖的越久对我们就越有利,最好能拖到我们土改完成之后再进行。”
    文易点点头道:“说的不错,诸位可有不同的看法?”
    众人都摇头表示没有意见。
    文易说道:“那就按照这个思路走吧。兵力该怎么部署,如何牵制三国联军不让他们撤走,枢密院尽快拿出意见。”
    贺方说道:“臣已经有了初步想法,我们只需要三十万兵力布置在边关,时不时的举行一次演习就可以了。”
    “如果机会合适,甚至可以出兵攻打对方几座城池,削弱他们的力量,压迫他们的生存空间。”
    文易颔首道:“回头拿一个具体的方案给我。”
    贺方道:“是。”
    这时文易发现慕容垂似乎有话想说又不敢开口,就主动问道:“慕容垂将军可是有什么建议?”
    被点名慕容垂也没有在犹豫,道:“臣有一点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文易道:“没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有建议可以尽管说。”
    慕容垂道:“是,三国和燕……和大唐接壤的只有秦国和代国,秦国实力强大又有苻坚和王猛君臣主持大局,很难正面攻克。”
    “然代国地穷人稀国力薄弱,且无天险可守是最好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出兵攻打代国,逼迫秦国来救。”
    “若他们来,就会造成本国的防守空虚,我们就可以趁机攻秦。若他们不来救或者来的兵力少,必然会造成两国离心。到时候三国同盟不攻自破。”
    “好好好。”文易忍不住连叫三声好,道:“慕容垂将军真乃妙计也,贺卿可听到了?”
    贺方也佩服的道:“慕容将军此计神妙,恰恰击中了三国同盟最弱的一点。且此乃阳谋,秦国来与不来都危险,臣以为可行。”
    文易道:“可行就好,回头拿出具体方案给我。”
    贺方道:“是。”
    闻言,慕容垂脸上难掩失望之色。他是希望带兵去前线的,但看样子唐国一时半会儿不会信任他。
    针对三国联盟的大政方针做好,文易扫视了一圈众人,最后目光停留在这群降臣降将身上,道:
    “诸位加入我大唐有些时日了,也学习过大唐的文化知识以及律法,对大唐也有了足够的了解。不知道是否能接受这一切?”
    “你们最好想好了再回答我,若无法接受我可以允许你们解甲归田做个富家翁。”
    “若能接受,将来却又作出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来,非但自身无法保全,还会累及亲族。”
    没有人迟疑,都一起回道:“臣等愿尊唐国之法,若有违逆甘愿受罚。”
    文易说道:“好,那今日我就代表大唐欢迎诸位的加入。按照正常程序来说,新加入大唐之人想要为官,必须在弘文馆接受一年的教育。”
    “不过战争时期事急从权,且你们之前也已经读过相关书籍,现在又愿意遵守唐国律法,我就破例免除你们的学习提前授予你们官职。”
    众人齐声道:“谢陛下。”
    “桓温、谢安。”
    “臣在。”
    “命你二人为内阁学士,协助陈学士处理国务。”
    “谢陛下,臣等必不负陛下厚望。”
    众人都羡慕不已,唐国没有真正的宰相,但内阁学士位同宰相。以降臣出仕宰相,确实很让人羡慕。
    谢安还好说,毕竟是皇后的叔父,桓温才是真正的惊喜。
    不过了解他投降后经历的人反而都不觉得惊讶,之前每天都带在身边商讨国务,完全就是没有宰相职务的宰相,现在不过是扶正了而已。
    “慕容德,担任中书舍人,挂内阁行走衔。”
    慕容德愣了一下,不过马上反应过来起身拜谢道:“谢陛下厚恩。”
    在场的燕国降臣降将既意外又惊喜,意外的是受到重用的竟然是慕容德,惊喜的是自家也有人进入中枢了。
    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令、参与机密,权势非常重就是半个宰相,且只要不犯错大概率成为宰相。
    唐国废除三省设立内阁,并在内阁下设立中书科,中书舍人的权力被削的就只剩下写诰敕、制诏等职能,说白了就是单纯的文员。
    可要是挂了内阁行走衔就不一样了,因为内阁行走也是有资格参与机要的。
    挂上这个衔之后权力和之前的中书舍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可以视作副宰相,宰相预备役。
    这对慕容氏来说是个很大的惊喜,同样也让他们彻底放下心来,不用担心被清算之类的。
    接着文易又册封了一些其他的降臣降将,都是那种能力较强口碑还算过得去,投降后又尽职尽责的人。
    册封的官职有大有小,但总归是有了实际职务,算是正式登上了唐国这艘船,众人也都很高兴。
    但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慕容垂,他很不甘也很沮丧,因为一直没有提到他的封赏。
    其他人也发现了这一点,但这种时候自然没有人会站出来说什么。
    直到把所有人都任命过后,文易似乎才想起有这么个人,道:“慕容垂将军,你是世之名将,我有一个问题希望你诚实回答。”
    慕容垂有气无力的道:“陛下请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文易问道:“你对唐国的火器也有了足够的了解,如果你是苻坚,会如何对付火器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