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34章:皇帝是最大的太子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江渊好议论浮华,于内阁是无益,但他在保卫京城之时的确有功劳……为父打算把他放到地方去磨砺几年,青哥儿觉得如何?”
    景泰帝对着儿子说道。
    朱见济点头默认。
    原来是江侍郎。
    说起来,他也的确有理由讨厌自己——
    作为一个家里做布匹生意的官员,江渊在官场上要承受考成法的打击,在生意场上要受到来自皇庄布业的侵占,双重打击着实让人难受。
    如果只是如此,那还罢了。
    当江渊模仿着皇庄的样子也组建织布厂的时候,却被东厂找上了门。
    对方没有追究江渊撬墙角后还泄露“飞梭”这一技术机密的事,但是要求他遵循太子定下的规矩,得为工厂里的员工提供一定的待遇。
    江侍郎敢怒不敢言。
    谁让他是当官的?
    如果单纯经商,那压迫下手底下的员工,还没有专门机构的朝廷是没多大理由和时间管他的,只能从道德层面上来处置。
    可江渊他,是官宦世家啊!
    要是有什么污点,已经习惯通过攻击同僚来获得奖金的言官会毫不客气的上疏弹劾,然后江渊倒霉,言官发财。
    于是江侍郎只能好声好气的把人送走,中止了强迫员工跟他们家签卖身契的行为,还要忍痛割肉,拿出钱来给人发工资。
    本来他可以把招收来做工的流民贱奴当猪猡使唤的,只要保证人没饿死就够了……
    可现在还得倒贴给他们好吃好喝。
    江渊每次回家算账,心头都要滴血。
    虽说他到底是赚了,生意做的比以前没建厂时还要大,
    可赚钱嘛,
    谁嫌少?
    而且一想到自己还要出钱给人发一大笔工资,江渊心里的不平衡更严重了。
    于是趁着南孔当代的家主孔公诚进京拜见,看上去还颇得景泰帝青眼,江渊就提了一句,“不若以其为奉圣公!”
    景泰帝当时也没多想,只是顺口回了,“太子那边不知道,朕还是先让他见见此人再说。”
    当初打口水仗,他的好大儿可是在报纸上大出风头的。
    景泰帝觉得自己应该让儿子来见证一下这场口水仗的果实。
    结果江渊哽了哽,看下周边恰巧没几个宦官跟着,为了更尽情的和孔公诚交流,景泰帝连阮伯山和成敬都遣下去了。
    只有江渊作为阁臣学士陪在一旁。
    于是江侍郎趁此机会,大胆进言,“事事皆予太子,这是不是……有些僭越?”
    “此时天下知太子,不知陛下……乃大祸之兆啊!”
    他跪在地上,言辞恳切,目光注视着地板。
    景泰帝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
    他看着江渊,手里还拿着和孔公诚交谈时候的圣贤书。
    书被皇帝捏起了一边的角,留下了指甲印。
    “太子怎么可能如你所言?”
    景泰帝挪开目光,谴责江渊,“你这是在挑拨天家父子情谊!”
    江渊听着景泰帝的话,觉得对方反应没有过于激烈,是有点希望,于是没退缩,继续摆出一副忠臣孝子状,“此臣肺腑之言,非是刻意啊!”
    “朕看你是嫌弃太子碍着你家挣钱,才会说这种话!”
    景泰帝忽然暴呵,手里面蓄力已久的书直接朝着江渊砸了过去。
    “聪明人当做聪明事,而世间很多事……其实也很简单。”
    天子坐在椅子上拍着桌子骂浑身颤抖的江侍郎,“你们说太子操持国政,这是朕的主意!”
    “说太子架空朕,那也是朕认可的!”
    “朕就这么一个儿子,纵然再怎么宠爱,也是应该的!”
    “朕乐意!”
    “太子为政,什么事都会和朕细说商量,你们呢?”
    景泰帝在日常时分也会跟着儿子看表格,对于民间物价是了解一些的。
    但当有次他召开一位侍讲学士为自己讲解文章时,随口问了他一句“民间鸡蛋何价?”,结果对方回答了“十文一个”,恶心的景泰帝当场冷了脸。
    大明自从太宗后便少铸铜钱通宝,所以一个铜板的购买力也是有的。
    如此,谁家的鸡能下十文一个的蛋?
    公鸡中的战斗鸡?
    这是把他当太上皇耍呢!
    景泰帝最大的优点,就是他有自知之明,可以放手把事物交给自己信任的人去办。
    但他也不是随便一个人能忽悠的!
    江渊家里做什么,景泰帝也是知道的。
    以景泰帝的水平,稍微一联系,都能猜到前因后果。
    “太子如何,朕心里有数……你今天是糊涂了,回去睡一觉,醒醒脑子!”
    景泰帝不耐烦的挥挥手,放了汗淋淋的江渊一马。
    现在,他也劝住了朱见济。
    景泰帝到底还是念着江渊当初功劳的。
    于是小太子也只能对着好爸爸生了一会儿胖气,放弃了打击报复的想法。
    好爸爸的脾气柔和,但下了决心要做,也很少有人能给他扳回来。
    江渊估计要去地方积累经验很多年了。
    虽然人现在已经五十多岁,有点“大器晚成”,但这不是问题!
    “反正青哥儿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你我父子同心!”
    景泰帝安慰了下儿子,让他别把自己气的更胖了。
    对于大明这两年的变化,景泰帝是看得到的。
    就算他没有下乡亲身体验过,但看着越来越充足的国库,也能明白这是个好变化。
    更别说还打赢了瓦剌。
    现在大明在草原上,总算是恢复了一些太宗时期的威风。
    以老朱家呵护家庭的传统,景泰帝才舍不得为了一点权力对自己的宝贝儿子下手。
    衍圣公说他们家“小气”就“小气”吧,当初太上皇那么跳,不也还在南宫好吃好喝?
    朱见济感动的要死。
    然后他猛地站起来,又拉住好爸爸的袖子,“父皇,咱们继续散步吧,散完步就去做操打拳,养好身体!”
    ……
    景泰帝并不是很想。
    他一般做操的对象都是爱妃,跟儿子就有点过分了。
    但朱见济此时孝心泛滥,吨位施展起来哪里是好爸爸能承受的?
    于是半推半就之下,两人继续父慈子孝去了。
    等回到东宫,朱见济泡了个澡,让人打开窗户散散室内的闷热之气,然后做起了睡前检查。
    “大宁纺织厂来的信,跟孤抱怨兀良哈养的羊太少了?”
    小太子拿起杜新发来的信件,刚看两眼就挑起了眉头。
    才开办一年就要求扩张,这证明纺织厂发展的非常良好。
    不过想想朱见济为他们做的安排,也是应有之理——
    当初设立纺织厂,东宫方面不仅迁移过去了众多织工和管理人才,其他的配套设施也是搞上去了的,李秉那边也通了气,让他关注点。
    这就使得这家“皇有企业”一落地就拥有广阔的场地,充足的人力和绝对的政策扶持。
    而且边关卫所除了当兵的士卒,他们的家人也在那儿。
    受制于大明此时的卫所情况,这些家庭要么是全家当兵混口饭吃,要么就是因为人均田地不够而沦为流氓。
    关外的环境恶劣,在这样的地方混成最底层,差不多就给人的命运下了定论。
    现在纺织厂的设立,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生活道路。
    不仅仅女人可以去参加纺织,就连男的也能获得“清理羊毛”“用盐制碱”的工作,成为国企员工。
    而且工资还可以!
    虽然比不上关内小太子为工厂制定的标准,但关外的生活水平也就那样,钱太多也没地方给他们花。
    这一年下来,每一次纺织厂宣布对外招工,都使人趋之若鹜,恨不得挤破头钻进去。
    哪怕是临时工也好啊!
    这让纺织厂一直都不缺劳动力,也大幅度提高了关外人口的就业率。
    有这么多热爱工作的员工在,加上被朱见济搬弄到这个时代的相应技术,什么都不缺,也难怪杜新会抱怨“羊不够用”了的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