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吃货最幸福的年代
北极星公司早在前两天就已经开工,现在又正赶上下工吃午饭的时间点,厂区内人来人往,非常的热闹。路上碰到的公司员工,看到老板和老板娘出现在厂区,纷纷停下脚步,和他们打招呼。“老板,新年快乐!”“老板,过年好!”“老板娘,你真是越来越漂亮了!你穿着的这件外套是从香港买的吗,款式真新颖。”……
面对员工们的热情,吴志航和宁雪也微笑以对,不时停下来,回应一下,“你们也好,有大比工资奖金拿回家,这个年假都过得不错吧?”“这件衣服不是买的,是我自己设计制作的。过段时间,飞雪公司会推出新款的春装和夏装,里面就有这套衣服。你们如果喜欢,到时候可以关注一下。”……
一边走,一边应付问好的职工,等两人走到最近的食堂,半个小时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在橱窗那里买好饭菜,找了个角落处的空位落座就餐。食堂今天有清炖大黄鱼提供,正对了宁雪的胃口,她买了整整一条回来,和吴志航一起分食。
“你们北极星公司的员工真是太热情了,今后都不好步行来食堂吃饭了,太耽误时间。”
吴志航分开一块鱼肉,将其中的鱼刺挑出来,然后放进宁雪的碗里,这才回答道:“北极星公司给予员工的工资待遇,是整个深圳最好的,我这个当老板的还是很受员工们的爱戴的。今天又是过年后,咱们两个第一次出现在厂区,员工们热情一点也没什么奇怪的。等以后见多了,也就没这么多打招呼的了。”
宁雪用筷子将碗里的鱼肉夹起来,送进嘴里,细细的咀嚼一番,这才咽了下去,说道:“真是难得的美味,还是八十年代好,野生大黄鱼这样的极品海鲜到处都是。去年的时候,你不是从那边搞了两条远洋渔船过来吗,现在情况如何了?近海都有这么多的大黄鱼,远海捕鱼收获肯定更大吧?”
“电子产业园建成投产之后,在福田镇这里,聚集了几十万青壮劳力在这里工作生活。如何让这些工人吃饱吃好,成了摆在福田镇政府和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粮食好说,直接在国家粮库里统一调拨就能解决,蔬菜也可以组织深圳当地的农户种植供应,只有肉蛋供应,需要发展养殖业,且需要一段很长的发展周期,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为了让职工们吃上足够的肉食,我们北极星公司和福田镇政府,合作成立了一家遨游远洋渔业公司。我从那边搞来的两条渔船,都交给这家公司的人,出海打渔去了。这个时代东南亚这一带的远洋渔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海鱼资源异常的丰富,那两艘船每次出海都能满载而归。年前我带回家的那两条巨型苏眉鱼,就是那两条船捕回来的。
据跟船的员工说,他们在海上,还看到了大群的金枪鱼,只是船上没有捕捉金枪鱼的专用设备,拖网的强度不够,渔船的速度也没金枪鱼游得快,根本拿金枪鱼群没办法。这次回来,我就采购了两套延绳钓设备,安装到渔船上,专门用来捕捉金枪鱼。等过段时间,也许咱们就能在公司食堂吃到极品的金枪鱼料理了。”
现在两人是在食堂吃饭,即使坐在偏僻的位置,周围也有一些员工在就餐,吴志航和宁雪两人在谈话中,都有所保留,没有提及二十一世纪时空,只是以“那边”一词指代。
听到船员们发现了金枪鱼群,宁雪这个纯正吃货顿时来了精神,出声问道:“真的发现金枪鱼群了,是黄鳍金枪鱼,还是蓝鳍金枪鱼?如果是蓝鳍金枪鱼,那可真就发达了,一条百斤往上的蓝旗金枪鱼,弄回那边,一条能卖几百万。鱼肉的味道更是鲜美异常,绝对对得起这个价格,比之神户牛肉,安格斯牛肉之类的顶级食材,还要美味很多。”
“金枪鱼群游在海里,又没抓上来,谁知道是蓝鳍的还是黄鳍的。等将来远洋捕鱼船队抓捕到金枪鱼之后,我会通知你过来品尝美食的。”
吴志航快速的消灭着面前的午餐,一只三斤多重的大黄鱼有一大半进了他的肚子,宁雪虽然特别喜欢吃海鲜,今天的胃口也不错,还是没有吴志航吃的多。
吃过午饭,吴志航打电话叫来了安保团队,护卫着他和宁雪,前往电子产业园二期工程和宁雪投资的三家工厂建筑工地上巡视。三辆豪华轿车组成的小小车队,最先造访了电子产业园二期工程的施工场地,这里紧挨着电子产业园一期,距离最近,建筑面积巨大,承建方众多,施工难度很高,是今天下午巡视的重点。
车队停在了一栋由彩钢板搭建的临时建筑面前,在建筑大门两侧,挂着两块牌子,一块上写着“福田电子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指挥中心”,另一块上写着“福田电子产业园二期工程监理办公处”。吴志航和宁雪先后下车,驻足打量了一下周边的环境,只见四周的建筑都已经打下了地基,无数建筑工人,施工机械,在工地上不断忙碌,机器轰鸣,电焊火花不断闪烁,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只是这个年代的建筑施工,讲究一个简单粗暴,工人们根本没有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的概念,周围的噪音非常的大,施工时扬起的灰尘更是遮天蔽日,目力所及的所有建筑、树木、道路上,都蒙了一层厚厚的积灰。见此情景,吴志航不由皱了皱眉头,宁雪更是咳嗦了好好几下,赶紧捏着鼻子,返回车上,找出两个口罩,给自己和吴志航戴上。
“难怪咱们别墅里只是半个月没打扫,就积了那么厚的灰,罪魁祸首,原来是这边的工地。这些建筑公司施工的时候也太不讲究了,就不能搞一些雾炮机,降低一下工地上的扬尘,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那些建筑工人怎么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