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69章 西岭镇见闻(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楼靠左的一间,是厨房兼餐厅,里面的厨房用具新旧参半,即有现代的抽油烟机,煤气灶,也有老式的锅台、风箱、大铁锅。靠南的一面,放着一张餐桌和几把餐椅,都是正宗的竹制品,轻巧耐用,很有地方特色。
    听到孙女的惊呼,奶奶欣慰一笑,跟着走进厨房,去给吴志航三人张罗吃食去了。
    吴志航打开汽车后备箱,将带给爷爷奶奶带的礼物拿出来,拎着走进了小楼。宁雪也拎了一部分东西,跟在吴志航身后走进入小楼,一边走,一边问道:“志航,什么是杀猪菜,我在深圳怎么没听说过这道菜?”
    吴志航组织了一下语言,给宁雪解释道:“四川这边所谓的杀猪菜,就是将酸菜,五花肉,排骨,猪血,等东西,加上调料,一起炖,和东北杀猪菜的做法有些像。不过我们这里的杀猪菜会放很多的辣椒和花椒进去,菜做好后会非常的辣,爱吃辣的人,视为珍品,不能吃辣的人,根本不敢尝试。或许是名声不显,深圳那边的饭店里,我倒是见过卖东北杀猪菜的,还真没见过四川杀猪菜。”
    放下东西,二人也进入厨房。此时,奶奶已经布置好了餐桌,正在用木勺从电饭煲里将新蒸的米饭挖出来,装进瓷碗里。吴小颖已经坐到饭桌旁开吃了,因为嘴里塞了太多的东西,将两腮撑得鼓鼓的,一张好好的瓜子小脸,愣是吃成了鹅蛋脸,特别的好笑。见到吴志航二人进来,吴小颖还不忘招呼二人过来一起吃,“嫂子,快过来坐,尝尝这道菜,正宗的野生竹荪,味道特别的鲜美,你肯定喜欢吃。哥,除了杀猪菜,奶奶还做了你最爱吃的毛血旺和东坡肘子,快过来吃。”
    吴志航和宁雪洗过手之后,也来到了餐桌旁入座。奶奶给三人盛完米饭之后,也没有离开,而是坐到了靠窗的竹椅上,笑眯眯的看着他们三人吃饭。餐桌由青竹加工而成,不算太大,上面摆了四道菜肴,都和猪有关,分别是杀猪菜、竹荪炒猪肉、东坡肘子、和毛血旺。吴志航拿起筷子,夹了一块东坡肘子送进嘴里,稍作咀嚼,顿时感觉出了这道菜不一般,肉质细嫩、肉味醇香、有嚼头,肥而不腻,堪称极品。就这味道,这口感,除了厨艺高超,食材也肯定不一般,绝对不是养殖场里那些饲料猪能出的味道。
    吴志航将嘴里的猪肉咽下去,好奇的问道:“奶奶,这东坡肘子,味道也太好了吧!做菜用的肘子,不是从市场上买的普通猪肉吧?”
    自己做的菜能得到孙子的夸奖,奶奶也觉得颇为高兴,听吴志航问起猪肉的来历,她就说道:“做这些菜用到的材料,都是你爷爷新收的徒弟孝敬的,听说是下面村里散养的本地土猪,宰杀后,出来的食材。味道什么的,可比市场上卖的那些饲料猪强多了。”
    吴小颖吃完一片竹荪,正准备将筷子伸向东坡肘子,听到吴志航和奶奶的谈话,插话进来,好奇的问道:“我爷爷又收到徒弟啦,早些年,镇子上的竹编厂倒闭之后,不就再也没人学习竹编了吗。难道有哪个年轻人觉悟提升了,想要继承爷爷的竹编手艺,并将它发扬光大?”
    奶奶摇摇头,说道:“现在的年轻人都那么现实,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可不会去做。这不是西岭雪山开发成景区之后,越来越火爆,游人越来越多。各种有本土特色的纪念品销量也非常好,其中尤以各种精美的竹编工艺品为最。你爷爷闲来没事,用竹子编了一些小东西,拿到景区商店去寄卖。
    你爷爷的手艺,你也是知道的,那是西岭镇一绝,十里八乡的,就没一个人能在竹编手艺上超过他。这些寄卖的竹编工艺品一面市,就被一些识货的游客哄抢一空。商店方面一看,这里面有利可图,立刻打电话过来要订货。只是咱们这里,就你爷爷一个人,一天才能做出几个东西。商店方面拿不到足够的货源,就只能涨价。一来二去的,将价格炒作到了几千块一个竹编工艺品的地步,也依旧是供不应求。
    我和你爷爷都不是张扬的性子,这件事情,也一直没有对外宣扬。只是咱们镇子里的人,在西岭雪山景区工作的也不少。不知是谁率先发现了景区里卖的最火爆的‘大师手工竹编工艺品’,其实是你爷爷的作品,在镇子里大肆宣扬了一番。这下子可不得了,几千块一个的竹编,实在是太吓人了,那些年轻人,去南方打工,一个月也就挣一个竹编的钱。听了这个消息,有些人不信,有些人破口大骂,有些人羡慕嫉妒恨。也有很多有想法的年轻人,带着礼物来咱们家,说要拜师学艺。
    你爷爷老早就想着将这门祖传的竹编手艺传承下去,可惜你爸爸考上了大学,跳出了大山,你也走了你爸爸的路,上大学,考博士,最终留在了大城市。你们爷俩都不可能回来学竹编,你爷爷就动了收徒传艺的心思。可是天不遂人愿,早年间你爷爷收的几个徒弟,还没出师,竹编厂就倒了。这些徒弟走的走,散的散,还留在西岭镇的也纷纷转行,不再制作竹编。
    现在又有了如此多的年轻人,过来找你爷爷拜师学习竹编,尽管他们的目的都不怎么单纯,你爷爷还是很高兴的。但你爷爷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没有把这些人都收进门墙,而是联系镇子上一些早年在竹编厂干过的老人,成立了一个竹编作坊,将这些年轻人都收进作坊,去当学徒工,记名弟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到底谁能成为你爷爷的正式弟子,就看谁的表现出色,谁的心更诚了。”
    听完奶奶的一大段解释,吴志航有些恍然的说道:“刚刚进门的时候,我还奇怪,爷爷怎么没在家。现在听你这一说,我才有些明白,我爷爷肯定是去了作坊那里带徒弟了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