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三百五十章 海外布局的初始计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有人说,人的命天注定,或许有道理,或许也没有道理,这种事,谁说的好呢,信则有,不信则无吧。
    记得曾有易学大师说过,每天可以见到无数的人,这些人的运道其实都只是平庸之资,真正运道的好的,没资格见到,运道差的,也没机会见到,这个世界上,运道平庸的才是大多数人。
    能在权势顶端的人,运道自然不会太差,就算是他们的差,也要比一般普通人的运道要好很多。
    上一辈子只是个平凡的人,这一辈子却是大宋的顶级二代,运道会差了吗?人家手指缝随便露出来一点,那都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
    杨浩自己也想不到这气运之说,原本想着是将西城所掌控在手里,能保证京东西路不丢就可以了,就是没想到赵佶这一次这么大方,直接划了三路到自己的名下,说白了,在那三路之内,他杨浩就是土皇帝。
    戴宗胜任皇城司提举,是杨浩的要求,戴宗自己都不知道,一下子荣升了,高兴的差点没晕厥过去,在江州牢城厮混的时候,何曾想到今日里有这么一天,执掌皇城司大权啊,很是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
    不过戴宗很清楚,自己的一切是谁给的,杨浩是不再皇城司任职了,可皇城司能说就不听杨浩的了吗?谁也不是傻子好吗。
    烙印太清晰,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这就是荣宠,只能说杨浩的权利范围又扩大了,而且是很大。
    生意很大,崔明玉有些模糊,但听说是生意,而且是杨浩要跟崔家做生意,想想之前虽然强制性的要矾楼采买皇城司名下产业的食材,到也没有坑人,很是干脆的点头道:“侯爷但说无妨,一些事情小弟还是做得主的,如若不然,不还有我爹呢嘛。”
    崔明玉也学了个乖,说的话很实在,差不多的我做主了,不行就找我爹,肯定能行。
    杨浩笑了:“嗯,这样也好,崔家家大业大,生意遍布天下,这一次却是要借助崔家的船队啊。”
    “船队?”崔明玉知道船队的利润有多大,从大唐万邦来朝开始,也知道了大海之外有化外之民,甚至说一些外来的东西一度成为了硬通货,比方说胡椒,唐朝时期很多大佬家里囤积的不是粮食也不是金银,会囤积很多的胡椒。
    然而唐宋时期有海运,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型的系统,到是民间门阀看到了这其中利润的巨大,这舶来品可不单单是吃穿用度,还有着人口的利润,不然昆仑奴什么的哪来的。
    同一时期来说,不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又或是各方面的技术,天朝大地是领先于海外诸国的,那么……为何不扩张呢?
    提到船队,崔明玉迟疑了,他知道崔家有船队,但这个事情太大,他真的做不了主,至于船队是如何运营的他都不清楚。
    杨浩笑眯眯的看出了他的难处:“贤弟啊,这件事太大,还是去请示一下崔博老先生的好,记住了,和我杨浩做生意,绝对没有赔本的买卖。”
    崔明玉明白了,杨浩不是在说笑,是真的有大买卖,但具体是什么买卖,他没问,这事必须老爷子出面了。
    “侯爷放心,小弟这就回去知会家父一声,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海外布局是件大事,要提早,要仔细,先从利益开始做起,朝堂之上的大佬们自持清高,而且出海的风险太大,他们暂时还不会看得上眼,再说了,有这些门阀们的供奉,他们也不需要亲自下海。
    但是如果这利益体现的足够大了呢?大到连皇家都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呢?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
    明清闭海,怕的是什么?或许他们是怕外来势力或者是文化的冲击,也怕有人出去之后海外立国,说白了,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阶层的位置,皇家要维护自己的特权,那些朝堂大佬们同样要保证自己的位置不受冲击,但是闭海的后果呢?弊端呢?他们没考虑到啊。
    大宋没有闭海一说,但也从未重视过,在这些文人大佬们的眼里,海外不过是化外之地,都是一些蛮夷,不屑一顾,却不知道几百年后,这些所谓的蛮夷给华夏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这种不知道哪里来的优越感,让北方套马的汉子们打了一个体无完肤,就是这样,他们也从未丧失过这种优越感,真的是不知道为何如此的自信。
    学习别人的优点,这不丢人,去抢掠别人的东西,更不是什么野蛮的作风,反正你们不做,也有人会去做的。
    当然,杨浩和赵佶的交换条件还有一点,就是他不再参与战事,江南还特么打成什么爷爷奶奶样的,就打成什么样,朱勔个王八蛋不是要摘桃子吗,那他就去摘,能不能摘得下来,是他自己的本事,摘不下来,老子也不会去管,让余深王黼冯熙载他们自己头疼去吧。
    其实内里的话,杨浩没说直说,他到是不在乎方腊死不死的,他在乎的是朱勔,朱勔活着,江南搞不好还是人家的地盘,老赵拿人家的东西太多了啊,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老赵还是个重感情的,真要让他治朱勔的罪,不太可能,更何况还有蔡京会出面。
    所以朱勔喜欢作,那就由着他去作,甚至杨浩还会加把火,作死才是最好的,江南不能再控制在这个狗东西手里。
    赵佶允了,反正他觉得方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不可能再翻身了,就是朱勔和刘延庆一起,绝对可以轻松的将方腊收拾掉,也总不能什么事都要杨浩出面,都要皇城司去做吧。
    于是乎,杨浩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开始准备大婚了,老丈人的嫁妆都快送来了,这必须提上日程了,太傅府里,终于开始张灯结彩,一派的喜气洋洋。
    杨衙内站在自家院子里,长出一口气,十分豪横的说道:“他娘的,老子终于要结婚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