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五十一章 大明商业生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五十一章      大明商业生态
    张允龄再担心什么?
    担心的不是别的,担心周梦臣要晋商无条件贡献。
    毕竟,整个大明的经商环境来说,依旧是权力主导一切。根本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可言,甚至商场的胜负其实取决于朝廷上的胜负。
    所以,周梦臣手中的权力,可以令无数商贾家破人亡,而晋商之所以那么积极的向朝廷靠拢,并不是吃饱了没有事情做了,而是他们很清楚一点,晋商一方面用行政手段打压其他小商贾,另外一方面却也担心有人用同样的办法来吃了自己。
    这就是整个大明金钱的生态链。
    这个怪圈不改革,商业就不可能发达,无他,你在经营上做的再好,产品革新上做的再好,比不上人家给衙门递上一个条--子。
    如此一来,商人与工厂主谁有心力有动力去改革啊?
    其实,中国工业革命的基础早就有了。只是生产关系,反过来压制了生产力。对于能发展生产力的大多数人来说,这发展生产力对他们反而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周梦臣其实,也是既用且防,他可是看见过,后世资本家的嘴脸。但是他却不知道,即便是他这种带有防备的使用,其实已经是对商人最好的待遇了。
    最少,周梦臣愿意遵循商业规则来谈论一些事情。而其他官员却未必了。即便是海瑞一些清官也是如此。这是时代局限性。在赈灾等财政缺口上,或者有必要的时候,即便是清官,也毫不犹豫对商贾下手。一来是商贾有钱,二来,处置了商贾能救更多的百姓,这也是符合他们的道德逻辑。
    周梦臣在商业上的成功,号称点石成金,其实与周梦臣的身份,以及他对财富的态度,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如果周梦臣不是嘉靖的宠臣,弄出这么多钱来,周梦臣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就好像周梦臣在武昌的时候,只有九品官,就只敢赚小钱,不敢赚大钱。而如果周梦臣对金钱并不是不在乎,而是全部纳入自己的名下。这些令皇帝都嫉妒的财富,或许一时间没有什么事情,最后还是会要了周梦臣的命。
    也就是周梦臣这种态度,反而将金钱兑换成为了政治筹码。
    周梦臣对这上面,却少有深思,他不过有自己的想法,他看重的是一个经济循环,黄河银行借出钱,然后作为采购款又到了晋商手中。可以说晋商赚了两茬钱,当然了,周梦臣可没有为晋商赚钱的意思,至于黄河银行之中,他那十万两股份,周梦臣根本没有在乎。
    他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时候好借好换,再借不难。
    不会,有人以为修铁路这一件事情,只能大明财政出资吧。即便周梦臣对大明财政进行改革之后,大明财政收入也是有上限的,恐怕满足不了大量铁路修建。
    所以,需要借钱修铁路。
    黄河银行就是周梦臣的目光,等晋商玩明白了,他们就会自己积极主动的想让朝廷修铁路。当然了,朝廷欠得钱也就越来越多了。
    周梦臣并不是太在乎的。一方面,周梦臣是政治家,虽然爱惜羽毛,但是有时候,不是不能用权力来兑现财富的。而且晋商们也不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当然了,周梦臣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这条道路的。另外一方面,周梦臣其实也准备了还贷的优质产业,就是铁路。
    不会有人以为铁路不赚钱吧。
    将来铁路网修建差不多了,就可以减缓修建铁路,用铁路利润还贷就行了。难不成黄河银行,还敢催债?实在不行,卖一些支线铁路,也不是不是办法。
    周梦臣说道:“该怎么就怎么样,夫子子贡赎牛之意,我还是知道的。”周梦臣言下之意,就是不想无限拔高道德水准,不想让别人无条件的对朝廷奉献,毕竟有一次两次,接下来就很难持续了。周梦臣话音一转,说道:“第二件事情就是,你觉得这里修成之后,从此过铁路的人,要交多少税合适?”
    张允龄心中一动,此刻他再看着壶口瀑布边的石质河岸,直接上面有一些泛着金光。真的是金光。说实话,大同作为对外贸易的核心枢纽之一,但是大同能生产的东西还是太少太少了,很多东西都是需要从内地运过来的。其中即便是走运河,也要费好大的功夫。
    但是如果能从这里,那么最少秦晋两省,乃至于河南省的货物运往河朔就太方便了,而且随着河朔省的成立,大明在草原上迈出重要一步,同时让对蒙古贸易大大增加。
    张允龄很清楚,已经有一个商队考察过钦察道了。并得出能通过钦察道到西域更西的地方经商的判断。
    什么是钦察道?也就是俄罗斯人的远东铁路沿线,这一条道路的开辟者是蒙古人,乃是当初钦察汗国回蒙古的路线。也是俄罗斯人东进的路线。    周梦臣打下青城之后,虽然压制对蒙古人的仇恨,并招揽了很多蒙古人进入军队之中。但是依然有很多蒙古人不想为大明效力沦落草原。
    这一是必然。
    想想就知道,打打杀杀这么多年,彼此之间有多少血海深仇,对大同人是这样,对蒙古人何尝不是这样的。
    倒是给商人做护卫,却是可以接受的。于是晋商商队的护卫能力大增,同时增加的的是对草原的了解。毕竟蒙古人才是草原的主人,有很多东西,周梦臣都未必能查清楚,但是对于很多蒙古人来说都不是秘密。
    虽然还没有对钦察路未来商业潜力进行一个估计,但是张允龄已经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极大的机会。所以对壶口铁路的判断,也是非常乐观的。
    只是正因为乐观,所以他才不能让周梦臣多收钱。
    张允龄说道:“朝廷商税三十税一,至于乘坐火车,该如何缴费,当然是大人来定,只是想来大人必然会体恤商民,不会竭泽而渔。”
    周梦臣听了,心中一笑,暗道;“老滑头。”不过,他倒是说对了。在周梦臣的安排之下,火车应该是一种大众出行工具,而不是少数人能承担的费用,所以火车费用必须要低,倒是三十税一这个,周梦臣内心之中有些不舒服,无他,太低了。
    而且有一刀切的嫌疑,奈何这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周梦臣又能有什么办法啊?
    只能等待时机,将来一并处置。
    周梦臣说道:“我自然不会竭泽而渔。不过,这里定然财源滚滚,甚至不下于运河上的关卡。而且我不会仅仅修这里,一旦这里成功之后,我还会修潼关铁路,到时候。黄河沿岸能即便不能直接到兰州,大体也能到宁夏的。其中商机你也是知道的。这两处,不管说每年有百万两的进项,但几十万两应该是有的。所以,我有一个提议,那就是之前借款,乃是抵押了陕西赋税,你也知道陕西赋税能留下多少都要看天意。而今我换这两地收益来抵押如何?”
    张允龄有些心动。毕竟他们之前对周梦臣能不能还钱,又能还多少钱,乃至于多少年才能还钱?都是秉承悲观的想法,甚至很多人都觉得,这五百万就是贿赂款,贡献给朝廷钱财,用来换黄河银行的成立。而黄河银行成立才几个月,就霸占了秦晋两省贷款市场。已经有回头钱了,更不要说手中有不知道多少抵押贷款合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