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 格物致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一百八十五章   格物致知
    一枚正阳门图案浓缩在一寸之间。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全工笔勾勒,乃是宫廷画师的手笔,界图风格。就是,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风格。如果上面没有油光。甚至让周梦臣感觉到好像是后世邮票的感觉。
    没错。这就是周梦臣一力打造出来的邮票。
    那是一套北京九门的图案。分别代表不同的面值。投递不同地方,要贴不同邮票,这都是按路程算的。有整有零。像后世那样一张邮票通行全国是不可能的。
    治大国如烹小鲜。
    周梦臣算是明白了。
    即便是仅仅是一个驿传改革。里面牵涉利益太多了。单单是一个改革驿票,就弄出很多的事情。周梦臣与各部商议,还有关注如何印刷与防伪等等。
    总之,各种纠葛让人头大。杨继盛冲锋在前,发挥出头铁不怕得罪人的特征,为周梦臣吸引了很多火力,还是让这个小小的改革,快不起来。好容易才确定了,嘉靖二十八年正月,才开始正式推行。
    倒是,周梦臣推出邮票体系。不得罪人。周梦臣制定一出套完整的邮票分润的组体系之后,很容易就被推行了。比如邮票多少钱,下面每一个递铺,送一封书信多少钱等等。
    甚至对于很多下面的人来说,对邮票体系也很欢迎。
    因为送公文是无偿的,虽然有公食银,但是驿站体系一直是亏损的,但是问题是下面再亏损,当官的该捞钱,还是要捞钱的,那他们的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下面人的工食银中来的。
    邮票体系每一封书信或者报刊的钱都不多,好歹是细水长流,而且这还是新东西,很多官员还没有想到怎么贪污。
    最少这几年,这个钱还是能到下面办事的人手中的。至于将来,就不好说了。
    唯一让周梦臣担心的是,新鲜事物,尝试的人不多。周梦臣反而作为主管官员,带来不少客户。下面都不觉得周梦臣在徇私。只觉得周梦臣想为自己撑场面。首先投递的期刊,就是大医精诚与格物致知。
    大医精诚就不用说了。
    单单说格物致知。
    这是周梦臣与吴廷翰等人商议了好多少次,才定下的名字。
    首先格物致知这个词,也是儒学争锋的焦点之一。理学与心学的分野之一。就是对这个词解释不同的。
    吴廷翰本来想用气学的。
    但是周梦臣不想,费了好大功夫,才让吴廷翰接受了这个名字。说什么,气学门户之见太强。气学要发扬广大,就不该自我局限。应该广开门庭。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天下读书人无不知晓。
    但凡是读书人对这四个字都是接受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周梦臣觉得,这四个很物理。
    清末物理学,刚刚传过来的时候,一度就被这个四个字代替。周梦臣将来将自己的思想灌输进去,也不用改名字了。
    吴廷翰最后还是答应了。
    并主持了格物致知第一刊。
    其实格物致知第一刊,也没有什么好文章。无非是表明本刊的立场。吴廷翰写了一篇,气本论。内涵也就说整个世界都是由气组成的。周梦臣在这吴廷翰指导之下,写了一篇物上见理论。
    其实是周梦臣写了一些关于科学实践的一些文章。被吴廷翰修改了一番。拔高了思想。
    物上见理,是从儒家哲学范围之中,回答了怎么格物致知的问题。用现代的哲学来说,就是实践得真知。
    格物致知,就是观察事物本身,能得到道理。但是怎么得到啊?就是将得到的道理,再令实物去验证一遍。就是物上见理,一下子让周梦臣科学理论在儒学之中有了理论支持。
    不要小看着一篇文章。
    之前周梦臣的学问,可以被人视为旁门左道。而这一篇文章,正式将周梦臣所有学问列入气学门庭。成为了正正经经的学问。
    单单是这一点的改变,就打开了周梦臣的科学学说,向大明士大夫传播的大门。
    这是周梦臣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得到的待遇。
    这让周梦臣对吴廷翰这个师兄感激非常。
    不过,吴廷翰忙完这一切之后,也就准备回家了。
    用吴廷翰来说,这一次来北京,本来就是意料之外。而今什么事情就办完了,他就不在北京讨人厌了。
    周梦臣留了几次。也留不住。
    只能亲自送他出京。
    一路送到了通州。
    在运河登船之前。吴廷翰找周梦臣深谈一般。
    吴廷翰说道:“周师弟,今日一别,你我师兄弟不知道何日才能再见,有些话,虽然不好听。但是我还是要说的。”
    周梦臣躬身说道:“师兄,有什么话尽管说来。我洗耳恭听。”
    吴廷翰说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唯之器。我虽然觉得道器之间,不能以上下而论,道中有器,器中有道。但是君子不器这四个字,还是要谨记的。你的天资很好,我从来没有见过,你如此思维敏捷,举一反三,短短数日,似乎将气学上下,融汇贯通。只可惜,你根底不纯。心有杂念。乃是少时,没有得了好老师传承,从根子上就缺了太多太多的。”
    周梦臣立即躬身说道:“师兄说的是。”
    古代中国人与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有太大的差别了。如果是士大夫与现代高学历人群之前的思想,又是天差地别。周梦臣来到明代之后,已经补上了很多课程,史书,经学。乃至各类典故,诸子百家,都读了不少。
    但是本性是很难改变。
    特别是对于已经形成完成价值观的人来说。所以这些到明代读的东西,只是锦上添花,不可能改变他根本的思想。
    吴廷翰敏锐察觉了这一点,说道:“气学后辈之中,你是最能将气学发扬广大的。很多东西,一点差错都不能用,除非今后你一直躲在背后写文章。却是不可能的。今后,定然辩难的场合。你一旦挫于敌手,不知道做多少事情,才能挽回的。勉之,勉之,今后写信也方便了。你有什么问题,不管千山万水,都能写信给我。我辜负老师。只能寄希望于你了。”
    周梦臣说道:“师弟明白。定然将气学发扬光大。”
    只是他心下却有几分惭愧。
    因为周梦臣已经下定决心苦学气学。倒不是为了掌握气学。而是准备替代气学。准备李代桃僵。气学是有很强的唯物的性质,但并不是全部。比如吴廷翰对于厉鬼这个话题,有一些意见,都很成问题。
    周梦臣准备将未来的唯物主义学说,对气学进行完全的替代。
    这就要对气学进行整合,将不符合唯物主义的东西,进行扬弃,这里面需要很多功夫。特别是对于儒学根底不深的周梦臣来说。
    只是如此一来,进行周梦臣一系列魔改的气学,还是原来的气学吗?
    周梦臣不知道。他对吴廷翰内心之中有几分惭愧。只是再惭愧,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周梦臣送走吴廷翰之后,就沉下心来做事。一方面在兵部与人扯皮,推进驿站改革,一方面与杨宏量一起完善历法。还推进蒸汽机的研究,同时还将自己之前一些成果,在符合气学概念的同时,进行一些文字上的修改,一点点的发表在格物致知之上,进行自己的传播科学,篡改气学大计划。
    日子过的很充实。他甚至一度希望能一直如此充实下去。
    只是终究是不可能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