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阴谋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自己的不行,他们就想抢朱慈烺的。
    问题是皇上的生意有这么好抢么?
    看着两人都不再说话,朱慈烺陷入沉思,这件事情怎么感觉都透露着某种阴谋的味道。
    这不禁让他想起前几天大明日报上刊登的一篇关于平时储备换钱,战时抛售储备的论文。
    文章是一个大学经济学老师写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大明目前流通货币不足,人后举出了一大堆数据证明。
    然后在说这种货币不足是因为大明战略储备制度引起的。
    因为大明每年都会储备一定量的粮食、盐、糖、茶叶等等生活物资,还有钢铁、武器、铜、黄金、白银等等货物和金属。
    这就相当于把大明每年多生产出来的生产力储存起来,不拿到市场上流通。
    而这个储备还不是无成本的,因为不管是内阁还是内库,每年都要拿出大量的货币来做这件事。
    而这些货币又是内阁和内库通过税收和做生意赚来的钱。
    这就相当于大明即存储了物资,又减少了货币的流通,不仅新增加的生产力生产的物资被藏了起来,货币也在减少。
    大明应该改变这种模式,把战略储备使用的钱由税收和生意赚来的钱支付改变为由新币支付。
    这样才能保证大明每年新增加的生产力跟大明的货币保有量持平,才能保证大明的货币供应稳健增长。
    而且新的货币发行的数量跟大明仓库里储存的物资总量是相等的,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这种制度一旦遇到战争和灾荒,还可以通过调出储备的物资来让货币和物资动态的自然平衡通胀。
    即保证了大明能够不用多征税来结束战争,又能使得官府的付出降低到最少。
    当时朱慈烺看到这个文章,感觉这个老师讲的内容完全驴唇不对马嘴,啥乱七八糟的。
    大明内阁使用税收,内库使用利润收购物资用于战略储备,然后付出的是真金白银的纸币,怎么就导致市面上的货币减少了?
    顶多也就是说大明物资被储备了之后,导致市面上的物资总量减少了,这不仅不会引起货币不足,还会缓解货币不足的情况吧!
    因为总的货物变少了,货币不就相当于变多了么。
    至于他说的多印钱购买物资,这个就是更扯淡了。
    大明多印钱,把市面上的物资购买回来存起来,怎么就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了?
    战略储备那就是存起来不用的,这些东西虽然也是财富,但是确是不进入市场流通的物资。
    而多印的钱确是购买了物资,在市场上流通的。
    市场上货币变多了,结果物资因为战略储备变少了,这不是通货膨胀这是什么?
    这要是没有几年的脑瘫怎么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最后说战时的时候直接拿来用,就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了,内阁就不用加税了,这就更不成立了。
    打仗的时候,大明不可能提前储备好所有的物资,总要有一部分是需要生产的。
    还有一部分需要调运,需要分配,还有人员的增加,工资军饷的增加,工人的减少等等。
    到时候肯定是要加税的,而且更有可能要印更多的钱,才够使用。
    那样的情况下,在放出一部分战略储备,真的对市场没有一点影响?
    你这是什么脑子?佩奇的脑子么?
    当然当时看那篇文章的时候,朱慈烺也只是看看笑笑。
    大明不以言获罪,对方的言论朱慈烺虽然不赞成,但是也不至于因此就找到对方剥夺对方的教师资格把对方狠狠教训一顿的地步。
    因为一旦那么搞,那以后谁还敢在报纸上发表观点,谁还敢给皇上提建议?
    所以就算朱慈烺不认同,但根本不打算搭理。
    现在当吴启晨和朱姬润因为粮食储备的钱该谁出的事情争论的时候,当两人不约而同的劝朱慈烺要用缓战战术的时候。
    在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
    朱慈烺感觉好像有一只躲在暗处的手,想要通过这些一个个的小事件,影响大明最高的决策。
    朱慈烺嘴角上翘:“这件事,朕要好好考虑一下,你们先回去吧,回去也想一个妥善的方案,明天这个时候你们再过来,在商量最终的方案。”
    两人见朱慈烺赶人了,也没有在多留,低头告辞离去。
    朱慈烺敲着桌子:“桂喜,去吧王之谦喊来。”
    不一会王之谦到了,朱慈烺站起来:“有三件事,第一,为什么吴启晨和朱姬润同时建议朕使用缓战的战术来应对接下来的战争。
    第二个问题就是前天哪一篇关于大明应该印新纸币收购战略储备的文章是谁写的,有没有背后的牵扯。
    第三个问题,这两件事情之间有没有相互关联。
    派出人手,立刻去调查。”
    王之谦拱手下去了。
    朱慈烺站在那里又想了想,看着桌子上今天还没有来得及的报纸。
    所有人都知道朱慈烺每天是必看大明日报和大明民报的,这两份报纸销量最高,内容涵盖大明的方方面面,能让朱慈烺了解大明表面上看的各种情况。
    尽管皇上看到的世界跟老百姓生活的真实世界是有巨大差异的,但是并不是没有参考价值。
    皇上出巡,你可以黄土垫道,可以十里八乡的搞清洁,甚至路边的鸡鸭鹅长的不好看都不许出现。
    但是老白姓脸上的菜色和眼神中有无光彩,是不是衣不蔽体这些东西是怎么隐藏都隐藏不住的。
    朱慈烺早就预见到他每天看报纸的习惯会被人利用,作为给他献计献策的桥梁。
    这也是朱慈烺希望看到的,大家群策群力,都是为了大明更好嘛。
    可是这件事要是真的跟朱慈烺怀疑的那样一样,那么这就不是简单的献计献策了,这里面肯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可是这样的行为利益点在哪?谁会获得好处?获得怎样的好处?
    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头绪。
    尤其是在战争准备的关键阶段,这样的诱导,是不是有敌国间谍的可能?这些都是朱慈烺担心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