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百九十七章逛秦淮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过大明已经过了虚弱期,已经不需要来者不拒的招兵。
    按照原本的整编原则,新军占据三分之一,收拢当地军队卫所士卒,占据三分之一,最后三分之一才是新补充的士卒。
    而淘汰的士卒是军户的则编入军户之中,是民户的就直接遣散归乡。
    现在有跟多人投军,朱慈烺略微一思考直接就来了一个折中方案,选兵的时候,不分卫所士卒还是普通百姓。
    凡事报名者,皆一起参与选拔测试,按照名次高低录取。
    作为一个士卒,基本的身体素质要是连普通百姓都不如,那还不如干脆直接从百姓中选人。
    消息一出,各地眼巴巴等着改编的士兵都是心里一紧,以前他们不需要有多优秀,这要占据了军中的前一万名,那么就能稳稳的进入新军。
    但是现在让他们和各地百姓一起参与挑选,那排在自己前面的是个什么状态就不好猜了。
    所以那些想继续干下去的人,不得不加紧锻炼,生怕落选被迫回乡。
    朱慈烺今天难得得空闲时间,打算在金陵城里转转。
    其实一直都想出来走走,奈何杀人太多,朱慈烺也怕被报复,好在几个月江南还算稳定。
    虽然不少人因此抄家,但是动乱确是极少。
    朱慈烺在金陵皇宫里闷了几个月,实在无聊了。为了不给自己手下找麻烦,昨天就定下了要在应天府学院附近逛逛,好让他们早作安排。
    应天府学院也就是金陵夫子庙,此地历来都是金陵的热闹去处,又毗邻秦淮河,繁华可谓是江南之首。
    来金陵若是不游一游这秦淮河,当真是遗憾,但是朱慈烺身为太子,总不能张嘴就说我要去秦淮河逛逛。
    这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的太子。
    但是要是换一种说法,我想去看看应天府学宫,感受一下大明文人荟萃之地的气象,感受一下江南的文气。
    这事还是逛秦淮那点事情,但是一下子格调就上去了。
    朱慈烺到来的时候只带了十多个随从,在出发前已经有几百锦衣卫或明或暗的在应天学宫附近把守。
    江南自从东林书院崛起之后,应天书院一直只能屈居老二,但是随着东林复社接连取缔,这个老二再次登顶。
    无论是讲学的大儒,还是游学的学子,若是不来这应天书院刷刷存在感,那就像没有走过红毯的明星一样。总觉得欠缺点什么。
    而要是能在这里受到肯定或者褒奖,那就跟明星拿了影帝大奖一样,一定名声大振,乃至于名满江南。
    所以这秦淮河边才会文会不断,各种文人雅士汇聚,这古代,能读的起书的,那都是有点家底的。
    而能游学的起的,或者有点名望的,那更是银钱多多。
    文会这种事情,大家总要吟诗作赋,为了显示自己是‘财华’和才华集于一身的美男子,那请客自然要有面!
    请些戏曲歌姬,在诗会上表演一二,逐渐演变成士子风流,后来干脆在花船青楼请客,这才形成了花船青楼林立的独特景观。
    上青楼和逛花船是雅事,自然不是只为了船震的乐趣,大家一起吟诗、听每人唱曲、看曼妙舞姿当真是一大乐事。
    故而秦淮八艳才能声名远播,秦淮才能称为大明第一的风月场所。
    朱慈烺踩着石板路,听着叫卖,看着闲逛的人群,这里每三个人就有一个是士子大半,剩下的要么一副富贵打扮,要么就是低调的匆匆而行。
    北方的茶馆以京城最有特色,茶馆有的京韵十足,有的兼收并蓄,形式十分丰富。
    有经营日久、可吃茶点的大茶馆,有以卖茶为主,门外搭凉棚的清茶馆。
    茶馆里多是客商、民众歇脚或打发时光的场所,茶馆里多伴有京韵大鼓、评书、梆子戏等等,最近还流行起读报。
    大家喝酒聊天,聊一些趣闻野史,还有各种小道消息。
    常言说京城水深,你身边的某一位,就可能跟部里内阁的高官攀上亲戚,所以消息最是灵通。
    但是南方的茶馆和北方又大大不同。江南名茶多,文人雅士多,茶道兴盛。
    早在六朝时,江南的品茶清谈之风就已十分盛行,故而江南的茶馆被赋予了更多的文人色彩和雅致风趣。
    这类茶馆摆放的家具多做工讲究,装饰精致、富丽,讲究品茶的氛围,管理上更是严格有序。
    除了看泡茶的茶道功夫,也有听说书唱歌弹琴的,不过江南的弹唱确多是那种唱词唱曲,吴侬软语,地方戏曲等等。
    江南人也没有北方的豪爽,喝茶聊天都是轻声漫语,不喜被人打搅,也不愿打搅别人。
    所以朱慈烺坐在茶馆里细细品尝,听着一边叽里咕噜的聊天,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
    偶尔有高声喝彩叫好的也是几个文士品评谁的酸诗妙文。
    暗道一声晦气,直接在此跨步上街,想起无数书中主角逛街必有奇遇,入茶馆肯定能生出事端。
    偏偏他上茶馆,连个争抢座位的都没有遇到过。沿街而行,花船多沿着秦淮河停靠,姑娘们也累了一夜,白天正在休息。
    偶尔有起航的,上面也都是士子们人影幢幢,想必又是包船办文会的。
    朱慈烺立在岸边,望着十里秦淮久久不语,突然想起什么问身边的李若琏:“李香君和陈圆圆不都是这里的人么?
    她们有没有回来省亲?或者去见见旧识朋友?来了金陵几个月怎么没见两人提过?”
    李若琏一愣不知所措的看了一眼一旁的桂喜,他虽然是护卫,但是宫里的事情他还真的不清楚。
    桂喜笑着说道:“殿下,这宫中自有规矩,两个妮子跟了您,已经是天大的福缘,您偶尔让她们能出来逛逛,已经是恩典了,她们哪里敢提这种要求。”
    朱慈烺摆摆手:“想看就看吧,哪有到家门口不让人探亲的道理,这又是年关,轮流放半月的假期,让她们去省亲吧。
    哦对了,李若琏你派人跟着点,两人毕竟是我的近侍,莫要生出什么事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