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百六十一章真实的大明盐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即使朱慈烺已经把价格压到如此之低,把盐户的收入提高了一半,免去了所有百姓的盐税,但是仅仅盐一项就能挣一千万两银子以上。
    而现在大明应收盐税是1328万两,实收才一百多万两而已。
    所以朱慈烺定价五文,盐价不仅没有升高,反而降低了不少。
    万历时期,袁世振曾讨论过水商的盐价,即食盐运输商购买食盐的价格。据称万历纲法以前,“每盐五百七十斤,卖与水商,取直三两二钱,此定价也”。经简单计算可知,当时盐每斤银0.005614两,即5.614文钱。
    所以朱慈烺仅仅把价格降低了一文钱而已。
    但是朱慈烺的改革有两个重点,第一就是打破地域限制,全国批发价相等,等于是朱慈烺把粮食运到州县,然后盐商从州县分发价格依旧是五文钱。
    而以前的六文钱盐价那是盐商的批发价,他们还要加上运输分销成本的。
    第二个就是改铺户为全部商户都可以销售。
    盐店商人是由官府指派的铺户。这些铺户,就是嘉靖四十年总理盐法都御史鄢懋卿口中的“土商”。
    鄢懋卿在提到运盐法则时说:
    “宜按地里远近,户口多寡,分上中下三则,某府几何,某县几何,派定成数,令各商运盐分投其地,有司责土商转卖。”
    也说:
    “佥选富民,为接盐铺户,听其承买转贩”。
    又称:
    “商盐到州,分发必由牙行、铺户,察其谨实而保举。”
    相当于分区销售,类似现在的烟草专卖的形式。
    不过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就是盐场的问题,首先盐场从盐户手里收上来的盐质量不等,盐户得钱多少也没有人认真执行规定。
    按照规定盐户按照要求生产的盐官府以四百斤盐兑换一石米收购,如果盐户手里还有多的余盐,那么则以二两的价格收购回来。以防止盐户手里的盐被私卖。
    这也就是官家五文钱的由来,以现在大明米价每石一两银子计算,盐户生产的正盐收购价2.5文钱一斤,余盐五文钱一斤。
    大明的“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银三两。以“圣德超千古,皇风廓九围”命名,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
    也就是说二十万引,每引交税加上公使银共六两六钱四厘银子,共可以得税银1328万两。
    但是执行的过程中,不仅收购定产的盐给予的粮食分量不足质量差,盐户手里多余的盐也只是低价收购,甚至看你生产的多,干脆增加你的产量。
    再有就是煮盐需要木材煤炭,这些都是花钱买的,沿海生产盐这么久不要说离的近的木材,就是几十里内上百里都未必能找到合适的木材。
    这些成本官府又不管,这无疑又加重了盐户的负担。
    而官盐收上来之后,官府除了虚开盐引,一引多用之外,往往还会往盐里面掺沙子,反正用钱沙子换银子,钱不赚白不赚。
    盐商拿到盐之后,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利润,除了加价销售之外,还有就是也掺沙子。
    由此可以知道百姓手里拿到的所谓官盐质量有多感人。
    说道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大明每引盐收税就有六两六钱四厘,也就是说每斤盐仅仅税银就有二十文,再加上盐本身的成本价五文钱。
    那么盐商的盐到手价应该就达到了二十五文,但是卖确只卖十文钱,这些人是在做好人好事么?挥泪大甩卖?老板疯了?
    这也就是说盐引制度崩溃所致,盐引崩溃,一斤盐的税收成本降低到一文钱左右,盐上面在掺假,整体成本能降低到五文以内。
    朱慈烺取消了盐引制度,价格订到五文钱,基本跟盐商的进货价格相当,但是盐的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也不在有任何掺假,这对于盐商和百姓都是非常有利的。
    而那些因为官盐质量差价格高而选择吃私盐的百姓,看到官盐价格降低了,而且质量也上来了,那么吃私盐的就会少很多。
    这也就是朱慈烺预计就算取消盐引,降低盐价格,每年依旧能有一千万两以上收入的原因。
    大明只有人吃盐就有这么多的利润,其实牲畜也是需要吃盐的,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百姓对肉食的需求也会增加,用粮食转化肉食成为可能之后,牲畜的数量也会急剧增加。
    所以这个一千万两只是最少估计。
    更何况除了大明内的粮食生意,还有蒙古西北等地还有高丽倭国等市场需要盐。
    去年朱慈烺仅仅从九边收取的盐税就超过了五百万两,那边虽然人不多,但是牲畜多!对待这些人朱慈烺可不会客气,一斤二十文的盐税一分都不能少,价格也是十文以上。
    而高丽和倭国虽然临海,但是两地盐产量都不高。
    晒盐需要高蒸发量的气候,要有专门的旱季,还要求海滩和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良好。倭国由于气候较为湿润,降水量较大,相对蒸发量较小,本土的优良盐场数量也较小。
    同时由于倭国的地形较为崎岖,缺乏适合做盐场的平整滩涂类型的地貌,盐类的自给率始终不高。
    而煮盐同样是消耗木材煤炭的产业,倭国根本没有煤炭资源,木材砍的多了,获取也是非常困难。
    所以倭国不仅盐价格贵,而且质量不高,而且需要外购。
    即使到了1937年时,倭国的本土盐产量只能满足本国四分之一的产量,另外四分之三都要依仗国外进口
    高丽人也是有着一样的窘迫,虽然北靠长白山,但是南部地区木材资源一样不丰富。
    所以整合大明的食盐生产之后,大明仅仅从盐上面的税收每年就能达到近三千万两银子。有望再次占据税收的半壁江山。
    朱慈烺也可以借此一举使得大明收支平衡,不再需要每年皇明商号输血。
    至于江南动荡其他商税减少,反正有盐商罚没的一个亿,足够弥补亏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