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35.选择学生两要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既然忠右卫门极言留学英国的必要性,且英国击败清国,使清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一事也是水野忠邦清楚的。
    于是在充分考虑之后,水野忠邦答应了忠右卫门的请求。不图方便把学生派去荷兰,而是经由荷兰的转送,把学生送到英国去留学。
    毕竟忠右卫门说的那个要学就要朝最厉害的学,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两万大军就能把清国如此庞大的国家击败,那英国人的实力应该确实很强劲。不然怎么不见荷兰人用两万大军把清国给击败了啊。
    很好,上面都点头了,实际进行操作的自然是咱们忠右卫门。
    首先别的不管,先传信给长崎的荷兰商馆长布洛霍夫,请他出面,暂时不要借幕府的名字,去清国的广州或者澳门,聘请两到三名英语教师。月薪可以稍微开的高一些,日本可以用现货黄金来支付他们的工资。
    对荷兰的说辞也完全可以是近年来大量的英国和美国船只来到日本,而日本连足够的翻译都没有,只能用哑巴英语和对方交流。这不仅不方便,也容易让人造成误会。最大的误会不就是詹姆士炮击江户咯,差点要了忠右卫门的命。
    反正幕府要派遣留学生的事情,尽量对外国暂时保密,免得横生枝节,到时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外国要保密,国内其实最好也要保密,德川家庆和水野忠邦同意派遣留学生,就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加强幕府的实力,然后能够继续压制外样大名。
    一切的目的都在于维持德川家的统治,而不在于发展国家!
    这一点是没有任何可质疑之处的。所以能瞒着外样大名,就一定要瞒着外样大名。按照水野忠邦的意思,连亲藩和谱代大名暂时都不要告诉,避免走漏了风声。
    相对的,这个人员的选派,就只能从幕府的旗本和御家人子弟中,选择求学上进,有理想有抱负的那些。挑选的时间长一些没事,但绝对不能滥竽充数。
    旗本和御家人烂成什么鸟样,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但是好歹有足足两万三千多家人,加起来总人口超过三十万,甚至更多。不信这三十万人里面,挑不出三十个求学上进的好苗子。
    又不是说只能旗本或者御家人的当主以及继承人才能入选,他们家中多余的子弟,乃至于已经被迫扔出去自谋生路的子弟也可以拣选。
    考察的重点有两个,第一个是人要行,不能是什么废物,要肯学。第二个呢,比较玄乎,但是相对更加重要,要忠诚。
    忠诚于幕府,且只忠诚于德川家庆一人!
    甚至可以说,在同等乃至于稍次的情况下,也是先选择相对忠诚的那个。虽然忠诚这个东西不太好考察,但上头的命令就是这样,忠右卫门能怎么办呢?难道和水野忠邦对着干,说什么唯才是举?
    看水野忠邦不掏出大宝剑,一刀劈了你。有一句话说得好,忠诚不绝对,那就是绝对不忠诚。幕府斥巨资培养留学生,不是为了培养二五仔的。嗐,这话把忠右卫门说的后背直冒冷汗。
    咱现在绝对是幕府带忠臣,比十足真金还要真的幕府带忠臣,满怀都是延续幕府统治的赤胆忠心啊!
    离开表奥,忠右卫门开始在心里面考虑,怎么去物色合适的人选。按照水野忠邦的说法,连他血缘上的侄子,也就是迹部良弼的儿子,都是不怎么堪用的货色。不足以托付留学外国,修炼技艺,然后报效幕府的重任。
    他到真的是全心全意为幕府办事!这年头到处都是任人唯亲的,水野忠邦虽然也任人唯亲,可好歹也要有几分才能的才任用。要是酒囊饭袋一个的,就是说破天了,也不给他提拔上来。
    不过最近来看,水野忠邦有任用那些才能一般,但是愿意向他投靠的人的趋势。毕竟以前他被远山景元和鸟居耀藏等人给背刺过,算是有相当不美好的过去,所以在幕府人才凋零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某些听他话,但不是太靠谱的人上来。
    其实要是按忠右卫门的想法,那些步兵学生,全都用土方岁三那一批人最好。尤其是那些跟着一直转战到虾夷都不投降的。
    奈何这帮人既不是幕府的旗本御家人,年纪也实在太小了一些,十一岁十二岁能干嘛?学一年语言,然后去英国,根本没办法直接上军校啊。
    所以还是得选择二十岁左右,年轻力壮的那种。最好是脑袋大脖子粗,一门心思只有我的主君是德川家庆,我要为他奋战到死的愣子。
    这样的愣子在幕末不少的,真要找,找个几千人出来不成问题。就是忠右卫门没有那个名单,也不能够公开招揽。
    就这么走着走着,骑在马上,天空中居然下起雪来。在身后跟着走的寺泽新太郎给忠右卫门递来雨笠,反正快到家了,也用不着披什么蓑衣。
    但是也不能就这样在雪中慢悠悠的荡,毕竟这年头感冒是会死人的,能不淋湿就千万不要淋湿,这是对咱自己的负责。
    到家门前,刚准备下马,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恭敬的呼喊。忠右卫门一回头,发现是榎本釜次郎,这小子到忠右卫门家看到《海国图志》以后,爱不释手,于是便趁着父亲不当班,他不用做随从的时间,过来抄录。
    其实就最近的交往来看,忠右卫门觉得釜次郎真不错的,但是没法说,孩子过年才十二岁,也不能就这样往英国送。这年纪太小了,根本不适合直接去上学。
    甚至念大学预科都够呛,识字才五六年,就指望他上大学,他又不是什么天才。等到幕府派下一批留学生的时候,再把釜次郎给编进去好了。
    “等会儿抄完了书,一道吃饭了再走。”忠右卫门挺喜欢釜次郎这种勤学好问的孩子的。
    “那个,我能不能多抄写一份。”釜次郎抬头望向忠右卫门。
    “怎么?还有别人想要?”
    “隔壁家,御藏组文书胜麟太郎义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