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9634章 全是好东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啥,铁匠大哥,这鲫鱼可是最好的东西啊,莲儿生娃坐月子,刚好用来催乃用!”
    孙氏也在打量着桶里的鲫鱼,脸上盛满了感激的笑容。
    “这鲫鱼个头大,咋一看我还以为是鲤鱼呢,到时候一天给莲儿炖一条鲫鱼就妥妥的了!”孙氏又说。
    骆铁匠笑呵呵点头,一旁的王翠莲说:“家里后院有几只老母鸡,到时候一并带过去。”
    孙氏和杨华忠齐齐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王翠莲说:“使得使得,老母鸡和鲫鱼还有红糖芝麻,可是产妇坐好月子的几桩宝贝!”
    “我和铁匠得留家里带孩子,不然,我们高低也得过去一趟。”
    “既然过不去,那这点小东西托你们捎带过去,你们就不要再推辞了!”
    王翠莲说得诚恳,骆铁匠也在一旁连声附和。
    杨华忠和孙氏深感盛情难却,但还是没有满口接受。
    这时,就轮到杨若晴出场了。
    “爹,娘,你们就听我大伯大妈的,别再推辞了。”
    “何叔叔和何婶子那边虽然也会准备,但这些到底是咱的心意,咱家里带了,他们在郡里也就可以少买一点。”
    “再者,家里鱼塘里的鱼,后院圈的鸡,咋说都比外面瓦市买来的吃的放心!”
    既然杨若晴也发话了,那杨华忠和孙氏也就没再推辞,千恩万谢了一番后收下了东西。
    杨若晴在一旁看得真是脑瓜仁子疼。
    两家这样的关系,大伯和爹在别的方面都是豪迈的性子。
    可偏生遇到这类事情,却是推来让去,要折腾好几个回合才作罢呢。
    照着杨若晴的行事作风啊,类似于这样的亲戚关系,一方真挚的赠送,另一方也应该大大方方的接受。
    不要在接受之后就立马想着啥时候得把这个人情给还了。
    那样显得太刻意。
    还人情也要选在适当的时候,对方有需要,而你又刚好拥有的时候,你们说对不?
    夜里。
    不仅杨华忠和孙氏在骆家吃夜饭,老杨头也过来了。
    骆铁匠于是又去把老孙头和老姜头一起请过来,算上杨华明杨永智,以及放学归来的鸿儿和铁蛋,满满当当一大桌,颇为热闹。
    酒足饭饱,杨华忠将家里后院各屋的钥匙拿出来,当众交给杨华明。
    “老四,这趟我和你三嫂去庆安郡,还不晓得啥时候能回来。”
    “家里后院那块,还有地里的农活安排,就托付给你了。”
    杨华明妥善收下钥匙,对杨华明说:“三哥放心吧,我白天去道观,夜里就来你家后院客房里睡,不会有问题的。”
    “田地里那块,油菜和麦子都会掐着节气号召长工们给种上,不会耽误,你和三嫂放心留在庆安郡。”
    一旁的杨永智也放下手里的酒盅,对杨华忠说:“三叔,农活那块我也会给四叔打下手的,你和我三婶放心。”
    老孙头指着他们二人,笑呵呵说:“家里人多,有他们帮忙照看,老三你们就不要悬心,一门心思照看好莲儿母子就成!”
    老杨头虽然没喝酒,但是老汉还是非常高兴的。
    “虽说小安和莲儿是新事新办的婚事,可甭管走到天边,甭管那娃姓何还是姓杨,身上都有一半咱老杨家的血脉!”
    “对咱老杨家来说,都是添丁进口的好事,我住前院,老四住后院,家里妥妥的!”
    因为隔天一早杨华忠他们要动身赶路,所以当夜大家吃完喝完,并没有耽误太久,就早早散了,好让杨华忠他们能早些歇息。
    孙氏留在杨若晴这屋睡觉,母女俩说了好一阵的贴心话。
    杨若晴知道孙氏惦念团团圆圆,所以一个劲儿的安慰孙氏:“娘去了庆安郡就要沉下心来帮莲儿照看孩子,团团圆圆这边不用担心,我和他们大奶奶都在家呢。”
    天麻麻亮,孙氏和杨若晴就都起来了。
    母女俩正在洗漱的当口,王翠莲就过来了。
    “亲家母,早饭烧好了,我来陪着孩子们,你和晴儿洗漱好了就过去吃早饭吧!”
    孙氏听到这话,很是意外。
    她看了眼窗外的天色,满脸动容,“翠莲嫂子,这么早你就把早饭烧好了啊?那你岂不是半夜就起来烧饭了?这都没睡好啊……”
    王翠莲笑容淳朴,“我夜里睡的早,起的也早,这没啥。”
    孙氏又说:“翠莲嫂子你也真是……昨夜我就跟你说了,叫你不要特地为我和老三烧早饭,我们待会路过清水镇,随便买两只馒头就行了,你看你这,多耽误你功夫啊……”
    王翠莲微笑道:“不耽误,我们自家也得吃啊,再说了,老三赶马车,吃馒头不方便,那还得一只手拽缰绳呢!”
    眼瞅着两位长辈要在那里说一大堆客气话,杨若晴赶紧打断了她们。
    她对孙氏说:“娘,你和大妈一起去吃,我留下陪孩子们,顺便再收拾收拾东西。”
    孙氏没意见。
    王翠莲却不答应。
    “晴儿你去吃,我又不急。”
    杨若晴笑得无奈,“我吃饭快,待会大妈吃完了再过来换我,握随便扒拉两口就行了。”
    就这样,王翠莲和孙氏一起被撵走了。
    而骆铁匠和杨华忠也都到了后院饭堂。
    杨若晴则留在寝房里,接着收拾东西。
    她要收拾的东西,主要是捎带给未来小侄子或者小侄女的小衣物,从帽子到袜子,准备了十几套。
    还有将近百来条尿布。
    以及准备给产妇莲儿的几套睡衣。
    除此外,杨若晴还准备了一只红封。
    红封是给未来小侄子(女)的见面钱,虽然红封捏到手里很薄很薄,里面只是一张轻飘飘的银票,但是,这银票的面额却是非常的可观。
    搁在庆安郡那些达官显贵人家,这样的红封对于新生儿来说,都是非常亮眼的一笔见面钱。
    除了钱,长命锁,金镯子这些,自然也少不了。
    总体算在一块儿……杨若晴在置办这些东西的时候,压根就没去考虑价钱。
    一切都是顺着心意去办,只想着那边大概需要什么,又或者自己觉得什么东西好,所以就置办了,送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